顶点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重生电子帝国 > 分节阅读 125

分节阅读 125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所有unix在进行商业化开发时。系统已经非常完善,这也是unix在很长的时间内牢牢把持了,对稳定性、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企业级市场的根本原因。其他商业软件自然不可能耗费如此漫长的时间去寻找程序漏洞,软件中不可避免的会留下一大堆窟窿和补丁。

比如后世的微软的windows系统,从诞生开始被一直喷,漏洞像筛子一样多。并不是微软的研发员技术太菜。而是整个windows系统,代码多达几千万行。寻找程序漏洞是一个无比浩大工程,微软不可能花几年时间去查漏补缺。

东方软件公司之前开发的east-dos系统,也有一百万行代码,李轩同样不可能花太多的的时间去寻找系统漏洞。而是会选择漏洞被发现是添加补丁的方式来解决。

“这套east-unix挺不错的,但接口采用好像偏向于ucb-unix?”郑承益问道。

李轩点了点头,说道:“东方软件的east-unix是由美国研发中心负责开发的,开发小组的大多数成员都是公司从伯克利大学(ucb)挖过来的高手!”

伯克利版本的unix系统,是除贝尔实验室的官方版本之外,影响力最大的版本。为此贝尔实验室还以侵权的借口把伯克利大学告上了法庭,想要通过法律手段封杀这个版本。

“我们伯克利的确是卧虎藏龙!”郑承益自豪地说道。

李玄这才记起,他眼前这位正是伯克利大学的校友。说到自己的母校自然是满脸的骄傲。

香港软件开发人才不足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困境,之前凑足一个研发小组开发east-dos系统已经很不容易。而unix是一个已有的系统,这和开发一个新系统并不一样。

之前开发east-dos犹如在白纸上画画。顾虑不用太多。而开发unix新版本,犹如带着镣铐跳舞,需要对unix有深入的了解,而香港恰恰没有这方面的人才。东方软件公司的美国研发中心经过不断扩招后,工程师数量已经比香港本部还要多。

负责承担了east-dos操作系统、east-dbase数据库软件的后续开发,以及新的east-unix操作系统的开发。而香港本部主要负责系列办公软件的后续开发。

操作系统一旦形成市场垄断,它的重要性远不是其他应用软件可以比拟的。李轩对东方软件公司这样的分工也算是未雨绸缪。让某些人士能更加放心,减少他们未来攻击东方软件公司的借口。而且在李轩的计划中。东方软件未来还会前往纳斯达克上市。

相比于aipc工控电脑,east-unix系统的另一个使用者,艾康公司的工作站电脑,也正在紧张的研发当中。工作站的另一个称呼叫做服务器,它的性能比普通个人电脑更强大。

现在市面上的工作站电脑最出名的莫过于阿波罗电脑公司的产品,它采用的是摩托罗拉的mc68000处理器。

东方研究院之前开发的erm-1性能略显简陋,所以李轩并没计划用erm架构来打造工作站电脑,而是把目光放在了东方研究院与斯坦福大学轩尼诗教授开发小组,联合研发的mips架构上。

第222章 重要客人

李轩从电梯里出来,朝门口走去,一路上不停有员工向他这个大老板问好。李轩走到东方实验大厦的门口,他要等的贵客还没有来,就索性站在门口等一会儿。

“老蔡,站在门口的那个人是李生?”黎健有些不确信,轻声朝身边的好友问了一句。

黎健一路低着头,听到他的话才抬起头看去,发现的确是他们的大老板站在大厦门口,似乎在等人。于是他朝蔡俭点了点头,两人之前都是沪交大的老师,作为“东方红”项目首批来港交流的内地优秀青年学者,加入东方研究院工作。

他们俩没有香港人喝下午茶的习惯,每天下午喜欢趁着这个空闲时间下楼散散步,顺便抽根烟。东方实验大厦的工作条件的确犹如天堂,但对他们这两个老烟鬼来说,唯一不满的就是大厦内全楼禁烟。想要抽烟只能去专门的吸烟室,这让初来乍到的两人很不习惯。

实验室内的老烟枪并不少,据说为禁烟的事情还有多人联名给大老板李生写过申诉信。但申诉信被退了回来,禁烟令还是继续执行。

时间一长,众人发现自己的烟瘾都开始降了不少。毕竟工作时如果能直接抽,大家都会很自然顺手就点上一根烟解解乏。但如果要特地跑去吸烟室,不但麻烦而且不一定抽得出时间。除非是烟瘾很大实在忍不住,不然大家熬一熬也就过去了。

比如黎健去年刚来时还是每天一包的量,到现在已经减到每天两三根。除了下午的时候,他固定会下楼来溜达一圈,点上一根烟给自己换换脑放松一下。其他时间可抽可不抽,基本已经把烟瘾消灭了。

取而代之的是,黎健对另一种东西似乎上瘾了——咖啡。去年刚到研究院时,他和其他一起从内地来的老师一样,发现自己在国内学的东西都有些落后了。远跟不上国际最先技术的前沿。于是他们这批人知耻而后勇,拿出十二分劲头来拼命给自己充电,大家每天只睡六个小时。

晚上看书有些困了,他就用不加糖的苦咖啡来提神醒脑。咖啡喝得多了,习惯了那淡淡的苦涩之后,反倒品尝出背后的香浓醇厚。渐渐爱上了这种新饮品。

黎健甚至一度苦恼,自己交流结束回内地后可该怎么办?先不论沪海市有没有咖啡卖,靠他在国内每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就是有也买不起。沪交大可没有东方研究院这么阔绰,不但一日三餐免费供应,还有咖啡、点心、水果、零食。样样管够。

而且据另几个对咖啡有一定研究的香港同事说,实验大厦西点房里煮咖啡所用的都是从南美进口的上等咖啡豆。黎健每每想到现在的工作条件,做梦都能笑醒。

两人进门时有些拘谨地朝大老板李轩打了个招呼,李轩微笑着朝他们点了点头。

“时间还早,要不要去喝杯咖啡!”黎健抬手看了看表,离下午茶结束还有十几分钟。

他手腕上这块不用拧发条的石英表是过年前刚买的,原来被他视若珍宝的那块海鸥机械表,他过年回家时送给了自己弟弟。东方研究院对内地来的这些交流学者十分上心。春节特批了十天的探亲假,后勤部的同事还提前通过香港新华分社,帮他们买好了往返的火车票。而香港本地职员春节假期只有四天而已。

“我喝不惯那东西。刚才路上和你讨论时,我又有了一点新想法,得赶紧上楼去记下来,过几天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!”蔡俭朝他摆了摆手手说道,然后大踏步朝电梯走去。

黎健微微摇了摇头,他自认为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